中国陶艺家.艺术作品  >>
钟莲生 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
点击自动滚屏 发布日期: 2013-02-05  | 
 
 
 
 
 
 
 
 
 
 
 
 
钟莲生 男,原籍江西省萍乡市南坑乡,1944年10月出生于江西泰和。现在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执教陶瓷美术和中国画人物、花鸟画。教授,硕士生导师。系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分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江西省中国画、连环画、水彩画研究会会员。
 
1944年10月生, 擅长陶瓷艺术,兼长中国画、现代重彩画、连环画、水彩画、雕塑等。
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浓厚的理论修养,属实力派学者型艺术家。
1963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中专部, 1964年20岁即创作国画《红雨随心翻作浪》参加东华地区美展,并发表过大量国画和速写、插图。
 

  钟莲生的瓷板画

1984年赴日本大学讲学一年,
1996年至1997年创作人民大会堂江西厅大型综合壁画"京九情",
1998年撰写《中国现代美术全集》陶瓷第三卷序言,先后在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国内各种刊物上发表近三十篇陶瓷艺术专业论文。传略被收入《中国艺术家名人录》、《世界艺术家名人录》等10余种辞书。 80年代初先后为江西、上海美术出版社创作过“女艄公”、“玲珑泪”、中国古代成语故事”、“探险家哥伦布”等近二千幅连环画。
80年代中、后期与北京画院周思聪王明明等著名画家联袂在台湾举办“大陆现代水墨画探索展”,并出版专辑。
创作浮雕“军魂”参加建军60周年美展。
1989年有45件陶瓷绘画作品在美国“运东画廊”举办个展。
90年代初水彩画参加杭州“中国水彩画大展”。
为新四军纪念馆创作大型壁画“江淮英杰”,并有江泽民主席题词。
曾作为访问学者到日本讲学一年。
1995年-97年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西厅创作大型综合壁画“京九情”。
为中宣部大型文化丛书《中国现代美术全集》陶瓷卷三撰写序言论文。
并先后在国内外艺术刊物发表近三十篇学术论文。
并于21世纪初为国家重点出版大型画册《珠册八友》撰写长篇评论。
其艺术成就被收入《中国艺术界名人录》、《中国美术界名人录》等七、八种典籍。 艺术的规律往往告诉人们一个真理,即艺术家的不断提高和不断成功,
往往并不完全在于其艺术技法和技巧的高低,最终要比修养,比境界。
钟莲生给我们展示的一种独特意境的风采美,而且已然成为他的一大艺术特征。
随着年龄的递增,他的创造活力显著增强,艺术水准节节攀升,保持着不断超越自我的势头。
拜读他的釉上彩佳作,探研他的艺术追求,使人感到十分欣喜和欣慰
 
钟莲生艺术手法多样,技艺精湛,创作题材丰富,艺术视野开阔。对传统艺术能吃深吃透,举凡人物、山水、花鸟、走兽均能驾轻就熟;对西方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亦能融会贯通;对中国民间艺术深入研究和广泛吸取。他运用从素描、速写练就的造型能力,以得心应手的传统绘画技巧,揉入西方水彩画、油画的光色效 果,集民间艺术之精粹和现代艺术之精神于一炉,兼容并蓄中、西艺术精华而自成风格。写实、变形、抽象等各种构成方式均能为我所用,驾驭自如。

 钟莲生
Zhong Liansheng
在谈论中国的当代陶瓷艺术之前,我们先讨论一下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当代艺术在文化性质上有什么差异。这种差异是我们打开认识之门的钥匙。
中国当代艺术虽然“多元”,五味杂陈,但在艺术的主流文化意识上,从艺术家到国民,还基本上保留着这个民族的文化意识。“基本保留”是说,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从物质到精神,从科技到艺术,在没有甄别的全盘西化愈演愈烈的今天,由于中国艺术文化精神的强大生命力,还让中国艺术文化主流,在“世界风”、“与国际接轨”风中,能站稳脚跟。这是值得庆幸的。
如果说科技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工具;艺术,则是人类精神赖以栖息的家园。物质世界里的工具有先进、落后之分;精神领域里的宗教和艺术,只有性质的差异,是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别的。譬如西方当代艺术,在艺术表现上,重视的是直观感受。如克罗齐的美学思想:艺术即直观。而东方艺术,重视的则是对人生的观照。一个是重视视觉的冲击力;一个是重视细细“品位”的含蓄的“象外之象”,“味外之旨”。谁“先进”?谁“落后”? 因此,“现代陶艺”在中国所遭遇的困惑,除了东、西方艺术文化性质差异外,更重要的是西方当代艺术,包括“现代陶艺”;在对艺术文化的性质、功能和作用上,存在着深刻的认识危机,致使艺术作为一种文化,走向解体和消亡。
对于陶瓷艺术而言,中国有他自己的“国货”,中国的陶瓷文化,对世界文明的推进,曾做出过重大的贡献。近一个世纪来,虽然中国的产业陶瓷,因为科技文化的落后,(“工具”的落后)被西方超越。但作为精神领域里的陶瓷艺术文化,并没有停止它的发展。和西方的“现代陶艺”产生一样;是在传统的陶瓷工艺美术和绘画的边缘空间:西方产生了“现代陶艺”。中国产生了“陶瓷绘画”。西方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泡豪斯学院创始人格罗佩斯,号召艺术家到工艺美术领域中去开辟新的艺术表现空间。在毕加索等现代画家的带动下,衍生出了“现代陶艺”。而中国在十九世纪中期,以程门为代表的一批新安派文人画家,来到世界的瓷都景德镇画瓷,将文人画的浅绛画法带入瓷画,开辟了中国新的“陶瓷绘画”艺术形成。因此,就这两种新的陶瓷艺术而言,“陶瓷绘画”要比“现代陶艺”的出现早近了一个世纪。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近三十年中,中国的“陶瓷绘画”由于工艺已日趋完善,其艺术表现力已并不亚于油画、中国画了。
然而在西方的艺术文化中,在上一个世纪的前期,它伴随着欧洲的社会矛盾,并在非理性主义文化思潮汹涌澎湃之际,果然爆发了一场实质性的“革命”——打倒“旧世界”,和一切艺术文化传统。我们只要看看达达派的那些口号,足以明了一切。它也是世界极左文化思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欧洲数千年建立起来的造型艺术基础,被彻底摧毁。“现代陶艺”正是在这样一种没有文化根基的土壤中衍生出来的。
我们回到现实中来。普世的欧美国家的人民,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对真正的艺术渴求时,只有到各传统的艺术博物馆中去寻找一点精神满足。因此,卢浮宫这样的传统艺术博物馆,每天都是人山人海,而许多许多的现代艺术馆或博物馆,却门可罗雀!
正因为任何文化创造,都是一种极其艰苦的劳动。艺术创造实际也和科技发明一样,它是在传统和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向前迈进的一步,是文化厚积薄发的一点闪光。正因为如此,中国的陶艺创作,只有走上一条坚实的,具有丰富的文化含金量的创造性劳动之路,才可能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因为它毕竟是在人类陶瓷文化的发展长河中,将那些消失的,遗忘的,散落的传统制陶技艺重新汇集起来,并吸收当代陶瓷科技文化成果,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但这还仅仅只是一个构架和基础,还需要大量的文化内涵去填充。如果还继续走“现代陶艺”艺术表现上简单化、平淡化之路。当那些“观念”已经没有任何实质性意义时,充其量只能作为一种大众文化而存在。
因此,西方的当代艺术“创新”、“新新不已”应成为我们的一面镜子——文化的空洞是真正艺术创新的大敌。
中国的陶瓷艺术无论是“陶瓷绘画”还是“陶艺”,首先要站在一个客观而坚实的艺术文化立场上才能看清方向,大步向前。
从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状况谈我们在世界艺术文化中的立场
——钟莲生

 

                                                           798艺术区       雕塑在线      中国雕塑网     中国美术馆       美术同盟      中国国际艺术界      中国美术家协会
          雕塑中国        艺术中国      中国收藏网      中国陶艺网         新陶网        李勁藝術博客        景德镇陶瓷学院
                                                                                                      艺术总监:李 劲(中国一窑艺术研究会)    来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粘贴或转载图片.讯息应注明来源于本网站.受法律保护.版权所有不得将本网站图片.讯息用于商业用途                                                                                                                                            本网站建议使用IE4.0以上版本的浏览器、1024*768显示模式浏览